2024年,全旗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办好“两件大事”,深入实施“六个工程”,认真落实稳干部、稳群众、稳经济要求,勠力同心、拼搏奋进,扎实推进各项任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33.7亿元,经济总量位列全区103旗县第13名,较上年提升了3个位次。连续七年上榜“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一是现代农牧业提质增量。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突破72万吨,占全市总产量的37.6%,实现“二十一连丰”。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9.54万亩,总量达123.7万亩,占全市总量的36%。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20万亩,亩均增产200公斤。推进自治区级看禾选种项目,选育高产耐密品种64个。沙尔营4.2万头“牧光互补”生态智慧牧场集群建成投用。全旗奶牛存栏达18.5万头,鲜奶年产量达100万吨,一产产值预计可实现36亿元,增速达5.8%,稳居全市第一。“五彩土默特”区域公用品牌22款优质绿色农产品,入驻国家绿色食品博览会、广州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新增国家级“三品一标一特”农产品认证6个。成功创建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二是工业经济提标扩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增量位居全市第一,总数达76家,年产值预计可实现305亿元,全市占比12%。奶酪二期、奶粉二期项目建成投产,脱盐乳清粉智能化项目开工建设,以乳业和饲草业为龙头的绿色产品加工业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总产值预计可突破191亿元。吉宏包装、合兴包装项目建成投产,中锂三期、圣钒四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金山热电三期、金山热电至金桥工业供汽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预计实现产值93亿元。金泽伊利智能制造标杆基地、伊启科技制造业创新中心等22个项目,争取市级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181.8万元,项目数和资金量均居全市第一。伊利实业集团获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吉宏包装公司获评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
三是科技创新提级扩面。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市级科技领军企业6家,位居全市前列。专利授权量达342件,同比增长15.5%,优然牧业公司、斯诺新材料公司等6家企业入围全国专利产业化样板培育库。国家乳业创新中心牧草种植、奶牛繁育、乳品深加工等10项国际领先水平创新成果全部实现产业化。乳功能蛋白高效制备、常温淡奶油新产品开发等125项科研成果取得专利。敕勒川国际乳业创新大会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第二届年会在伊利健康谷举行,国际乳业品牌中心挂牌成立。伊利集团建成全国首家“乳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优然牧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获评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
四是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新增市场主体4516家,增长19.2%,总量达2.8万家,服务业主体占比达36%。伊顺物流一期、蒙凌冷链物流项目投产运营,连际仓储物流、同州冷链物流项目主体完工,北域总部、裕风医药、德百川医药等物流项目进展顺利,全旗16家物流企业货物吞吐量达1010万吨,创历史新高。成功举办哈素海冬捕冰雪节、迷你马拉松、博克争霸赛等大型文体赛事活动32场次。全年接待游客202.5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综合收入超2亿元,同比增长21%。伊利乳文化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获评国家文旅部“工业旅游创新之星”。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区获评自治区“十佳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获评自治区“第三批研学旅游基地”。
五是招商引资提速增效。引进签约项目8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协议投资额达473.6亿元,位居全市前列。重点推动皓扬云大数据中心、光环新网算力基地、左马泵阀等项目顺利签约。凯盛浩丰智慧农业温室、呼白优质白酒生产基地、净川环保资源化利用等61个项目落地开工,落地率达69%,到位资金5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