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什么我有蛀牙呢?蛀牙是怎么回事?”
“蛀牙,医学上称为‘龋齿’,牙齿发生了龋病,就成为‘龋齿’。从古代的文字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人认为,龋齿就是牙齿里钻进小虫子了。”那龋齿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龋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并且是细菌和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蛀牙”这个名词,因为过于生动,就被大家广泛应用了。龋齿,是很多人一生都绕不开的话题。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近4成的12岁儿童恒牙有龋;超过7成的5岁儿童乳牙有龋,十年来,儿童患龋情况呈现上升态势。龋齿的形成就像老鼠钻洞一样,由浅入深,由小到大,而且经常表面看起来不太明显,深部的龋坏已经很大了。龋病会一步一步掏空牙齿龋病轻重程度的区分,在医学上分为浅龋、 中龋、深龋。浅龋:龋坏限于牙釉质,有很小、很浅的洞,没有自觉症状,探查也没有反应。中龋:龋坏已经达到牙本质,有明显的龋洞,对外界的冷热酸甜刺激有感觉,尤其是对甜的更敏感。深龋:龋坏已经达到牙本质深层,有较深的龋洞,距离牙髓很近,对外界刺激反应更敏感。
三类儿童易患龋齿一般来说,有三类儿童最容易被龋齿找上。1饮食习惯不良喜欢食用甜点、饮料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尤其是每天进食零食超过3次的儿童。2口腔卫生欠佳不刷牙或刷牙效果不好。3抗龋能力较差如唾液分泌较少,牙齿排列不整齐,或牙齿发育不良等。别等到“杀神经”才重视龋病严重了,神经也会跟着疼,这就得谈到“杀神经”了。人们常说的 “杀神经”,在医学上被称为“根管治疗术”。牙齿并不是实心的,中空的位置充满了牙髓,牙髓中有神经、血管等组织。一旦龋病进展到了牙髓,就会导致牙髓炎,那么医生只能把感染的牙髓去掉,对已污染的髓腔和根管进行消毒灭菌,并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把它严密充填,这个过程就是“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发现牙神经发炎→打开牙髓腔,取出发炎神经→根管清理与消毒→根管充填→封闭牙髓腔→戴牙冠保护做完根管治疗的牙齿通常需要做牙冠(牙套),因为牙髓没有了,牙齿失去了营养的支持会变得脆一些,容易折断,牙冠(牙套)相当于牙齿的防护帽,让咀嚼过程更加安全。根管治疗后,尤其是根尖周炎的患者可能还需要X线片复查,周期一般为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或更长。
一般什么情况下需要根管治疗呢?1牙髓炎有的人牙髓发炎会疼到难以忍受的剧烈程度,也有的人牙髓炎云淡风轻,毫无感觉。因为牙髓炎分急性、慢性。一旦医生确诊为牙髓炎,都要进行根管治疗。2根尖周炎牙髓感染的时间长了会慢慢坏死,不及时控制,炎症继续发展,会侵犯牙根周围的骨组织,这时候如果再不进行根管治疗,那么牙齿慢慢也就土崩瓦解了。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牙齿都可能带来剧烈的疼痛。这个时候,牙齿里类似高压锅煮肉,在牙齿这个基本密闭的空间里,牙髓内的液体迅速增多,压力骤然增大,它的能量无处宣泄,造成人的疼痛无法形容。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去医院接受紧急开髓处理。预防牙髓炎,做到这六点既然牙髓发炎这么可怕,治疗这么复杂,那么为什么要等到牙齿发炎再治呢?儿童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牙齿,避免龋病和牙髓炎的发生。①进行充分的咀嚼训练。3~6岁儿童不要只吃软烂精细的食物,可以适当吃高纤维素、有韧性的食物。牙齿多咀嚼,有利于颌骨和面部发育。②吃完喝完要漱口。每次进食后用温开水充分漱口,减少食物残渣的残留。喝完饮料和牛奶也要漱口。可以用清水或白开水漱口,不建议使用含药物成分的漱口水。③控制每天零食的次数。零食最好一次吃完,切记不要“零食一时爽,一直零食一直爽”。吃完零食之后,也要用白开水漱口,学会鼓起腮帮子漱口。不管吃什么,最后要以白开水结束。④睡前刷牙后杜绝零食。⑤使用牙线。由于乳牙形态和排列的特点,儿童吃东西非常容易塞牙,牙缝是食物残渣的主要据点,是儿童发生龋齿最常见的部位,必须用牙线来清除。⑥3~5岁的儿童会想尝试自己刷牙,为了保证清洁到位,家长要在儿童自己刷牙后,再帮忙刷一遍。因为儿童手指灵活度差,不太可能完全刷干净牙齿。
文章来源:健康中国
主办单位:土默特左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10001
联系电话:0471-8152231 蒙ICP备13001758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102000193号
联系地址: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敕勒川大街北党政办公大楼
“医生,为什么我有蛀牙呢?蛀牙是怎么回事?”
“蛀牙,医学上称为‘龋齿’,牙齿发生了龋病,就成为‘龋齿’。从古代的文字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人认为,龋齿就是牙齿里钻进小虫子了。”那龋齿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龋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并且是细菌和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蛀牙”这个名词,因为过于生动,就被大家广泛应用了。龋齿,是很多人一生都绕不开的话题。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近4成的12岁儿童恒牙有龋;超过7成的5岁儿童乳牙有龋,十年来,儿童患龋情况呈现上升态势。龋齿的形成就像老鼠钻洞一样,由浅入深,由小到大,而且经常表面看起来不太明显,深部的龋坏已经很大了。龋病会一步一步掏空牙齿龋病轻重程度的区分,在医学上分为浅龋、 中龋、深龋。浅龋:龋坏限于牙釉质,有很小、很浅的洞,没有自觉症状,探查也没有反应。中龋:龋坏已经达到牙本质,有明显的龋洞,对外界的冷热酸甜刺激有感觉,尤其是对甜的更敏感。深龋:龋坏已经达到牙本质深层,有较深的龋洞,距离牙髓很近,对外界刺激反应更敏感。
三类儿童易患龋齿一般来说,有三类儿童最容易被龋齿找上。1饮食习惯不良喜欢食用甜点、饮料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尤其是每天进食零食超过3次的儿童。2口腔卫生欠佳不刷牙或刷牙效果不好。3抗龋能力较差如唾液分泌较少,牙齿排列不整齐,或牙齿发育不良等。别等到“杀神经”才重视龋病严重了,神经也会跟着疼,这就得谈到“杀神经”了。人们常说的 “杀神经”,在医学上被称为“根管治疗术”。牙齿并不是实心的,中空的位置充满了牙髓,牙髓中有神经、血管等组织。一旦龋病进展到了牙髓,就会导致牙髓炎,那么医生只能把感染的牙髓去掉,对已污染的髓腔和根管进行消毒灭菌,并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把它严密充填,这个过程就是“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发现牙神经发炎→打开牙髓腔,取出发炎神经→根管清理与消毒→根管充填→封闭牙髓腔→戴牙冠保护做完根管治疗的牙齿通常需要做牙冠(牙套),因为牙髓没有了,牙齿失去了营养的支持会变得脆一些,容易折断,牙冠(牙套)相当于牙齿的防护帽,让咀嚼过程更加安全。根管治疗后,尤其是根尖周炎的患者可能还需要X线片复查,周期一般为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或更长。
一般什么情况下需要根管治疗呢?1牙髓炎有的人牙髓发炎会疼到难以忍受的剧烈程度,也有的人牙髓炎云淡风轻,毫无感觉。因为牙髓炎分急性、慢性。一旦医生确诊为牙髓炎,都要进行根管治疗。2根尖周炎牙髓感染的时间长了会慢慢坏死,不及时控制,炎症继续发展,会侵犯牙根周围的骨组织,这时候如果再不进行根管治疗,那么牙齿慢慢也就土崩瓦解了。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牙齿都可能带来剧烈的疼痛。这个时候,牙齿里类似高压锅煮肉,在牙齿这个基本密闭的空间里,牙髓内的液体迅速增多,压力骤然增大,它的能量无处宣泄,造成人的疼痛无法形容。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去医院接受紧急开髓处理。预防牙髓炎,做到这六点既然牙髓发炎这么可怕,治疗这么复杂,那么为什么要等到牙齿发炎再治呢?儿童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牙齿,避免龋病和牙髓炎的发生。①进行充分的咀嚼训练。3~6岁儿童不要只吃软烂精细的食物,可以适当吃高纤维素、有韧性的食物。牙齿多咀嚼,有利于颌骨和面部发育。②吃完喝完要漱口。每次进食后用温开水充分漱口,减少食物残渣的残留。喝完饮料和牛奶也要漱口。可以用清水或白开水漱口,不建议使用含药物成分的漱口水。③控制每天零食的次数。零食最好一次吃完,切记不要“零食一时爽,一直零食一直爽”。吃完零食之后,也要用白开水漱口,学会鼓起腮帮子漱口。不管吃什么,最后要以白开水结束。④睡前刷牙后杜绝零食。⑤使用牙线。由于乳牙形态和排列的特点,儿童吃东西非常容易塞牙,牙缝是食物残渣的主要据点,是儿童发生龋齿最常见的部位,必须用牙线来清除。⑥3~5岁的儿童会想尝试自己刷牙,为了保证清洁到位,家长要在儿童自己刷牙后,再帮忙刷一遍。因为儿童手指灵活度差,不太可能完全刷干净牙齿。
文章来源:健康中国